跳到內容

新研究證實用美國棉原料的布料更美觀

布料或服裝的美感深植於使用者的感官體驗,尤其是觸感、光澤和質地。我們的研究顯示,美國棉材質的布料具有更光滑的觸感、明亮的光澤及細密的質地。

上述特性都涉及布料的毛羽指數 (hairiness),而此條件又取決於紗線品質,尤其是均勻度 (evenness)。研究比較了美國棉與其他棉花的紗線和布料,結果顯示美國棉的比例愈高,毛羽程度就愈低,而均勻度則愈佳。

這些研究由不同的獨立顧問機構在土耳其和印度完成,並以質性和量化的方法證實,在混紡纖維中美國棉含量愈高,布料的整體表現就愈理想。

下表顯示比較美國棉和巴西棉依不同比例混入土耳其棉所紡出的紗線特性。兩種棉花皆為機械採收軋棉。在混紡纖維中,隨著美國棉含量從 36.4% 增加至 47.73% 再到 59.09%,均勻度 (CVm %) 從 17.1 降至 16.7 再到 16.3 (分別改善 2.34% 和 2.4%),毛羽指數則從 6.2 降至 5.87 再到 5.1 (分別改善 5.32% 和 13.12%)。

同一研究還發現,隨美國棉含量增加,不但均勻度、毛羽指數和瑕疵度 (IPI) 都有改善,管紗和筒紗的毛羽指數也更出色,如以下二圖所示。筒紗是紡紗的最終產物,主要用在下游加工,若可大幅減少筒紗的毛羽指數,就能顯著提升紗線品質。

同一實驗也研究了另一種使用美國棉與土耳其棉混紡而成的纖維。有別於美國棉,土耳其棉是由人工採收和鋸齒軋棉。在實驗過程中,團隊使用這種混紡纖維製成兩種紗線 – 平織與針織紗。美國棉含量則逐步從 18.2% 增加至 29.5% 再到 40.9%。


上表顯示,平織紗的均勻度稍微優於針織紗。但隨著美國棉含量增加,針織紗的毛羽指數就明顯改善。當美國棉含量從 18.2% 增加到 29.5% 時,針織紗的毛羽指數從 7.65 下降到 7.5 (改善 1.96%);而當美國棉含量從 29.5% 再增加到 40.9% 時,其指數則從 7.5 下降到 6.8 (改善 9.3%)。結果如下圖所示

另一項在印度進行的研究則比較了美國棉與印度棉的混紡品質。相較於美國棉,印度棉是由人工採收並以滾筒軋棉。在此研究中,美國棉含量從 18% 增加至 34% 再到 51%。當美國棉比例從 18% 提高至 34% 時,紗線的毛羽指數並無變化;但從 34% 提高至 51% 後,該指數隨即提升 5.3%。當美國棉比例在 18% 到 34% 的範圍內,混紡纖維 H 值維持在 7.5,但提高到 51% 時,該值隨即下降至 7.1。

另一項研究也在印度完成,採用 100% 美國棉與 100% 印度棉製作針織布料,比較兩種纖維的染色和配色特性。下方的紗線特性圖表顯示,美國棉的毛羽指數 (7.14) 較印度棉 (7.24) 低 1.38%。

由於美國棉紡出的紗線毛羽指數較低,因此製成的布料更滑順,抗起毬的性能也較出色。實驗將胚布和染色布料置入燈箱,並以光度計進行測試,發現表面毛羽指數愈低則反射率愈高,顏色也更加鮮豔。

這些結果顯示毛羽指數與布料美感的密切關聯,也證實美國棉紗製成的布料毛羽指數較低、反射率較佳且鮮豔度較高,造就更加光潔、滑順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