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微塑膠與環境

紡織纖維的壽命有多長?

在媒體上,海洋塑膠汙染的報導層出不窮。野生動物組織警告,大量的塑膠垃圾持續流入海洋。上網搜尋一下,就可看到怵目驚心的畫面:被廢棄塑膠袋纏繞受困的小魚、誤食塑膠致死的鯨魚與其他海洋哺乳動物。

根據 Geyer 等人 參考文獻的研究,自 1950 年至 2015 年,聚合物樹脂、合成纖維和添加劑的總產量中,約有 60% (近 50 億噸) 的塑膠被丟棄,而其中 6 億噸是纖維。即使塑膠廢棄物最終送進掩埋場,仍有部分會到自然環境並造成傷害。

Eriksen 等人參考文獻估計,全球海洋中漂浮著超過 5.25 兆個塑膠微粒,重達 27 萬噸,而微纖維 (Microfibers) 的定義長度則是少於 5 毫米。最近,這種幾乎看不見的塑膠問題漸受關注,微塑膠可能滲透全球的食物網,遍佈各個角落,嚴重影響生態系統和健康。此外,塑膠微粒可能吸附或吸收其他有害污染物,進入魚類體內,導致毒性化合物的生物累積。

PLOS One  近期報告指出,81% 的自來水樣本、12 家美國啤酒品牌的全部樣本以及所有的海鹽樣本都受到微塑膠污染。微塑膠的來源是關鍵的問題所在,這些微粒大部分來自年產量 8500 萬噸的聚酯纖維,其中多數是服裝和居家用品的原料。
布料在洗滌過程中會分解出微纖維,並排放到廢水處理系統中。廢水進入公共汙水處理廠,部分纖維會在這裡濾除或被汙泥攔下,其餘則是直接進入水道。汙泥通常會乾燥處理並施用於農地,許多原本被攔截纖維最終還是流向大海。

棉質服裝在清洗時,也會分解出纖維素微纖維。眾所皆知,棉花與其他天然纖維 (如羊毛) 釋入環境之後,都會自然分解。這些纖維能分解多少,分解速度多快?和微塑膠纖維相比又是如何?北卡羅來納州立自然資源學院 (North Carolina State 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的學者展開研究,進一步探討棉花、聚酯、人造絲和聚酯棉的微粒影響。在加速洗滌和環境分解測試中,研究人員發現棉花雖然會產生微纖維,但是在海水、湖水和公共汙水處理廠中都可以迅速分解,這一點和微塑膠截然不同。研究最終證實,相較於聚合物纖維,棉纖維是最符合環境友善。

由於微纖維廢料的重要來源,紡織品製造商必須提高環保意識,盡量減少對環境污染的影響。COTTON USATM 有助於做到這一點。棉是強韌的天然纖維,更多創新用途美國棉的種植方法符合最高永續標準,而且可以進行生物分解。在產品開始至終的生命週期中,棉花都是更理想的選擇,能為您帶來環保和商業上的雙重效益。


本文依據 2018 年 11 月 Jesse Daystar 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戶外活動用品冬季展 (Outdoor Retailers Winter Market) 的演說撰寫而成。文中數據曾由 Daystar 引用。Daystar 是美國棉花公司 (Cotton Incorporated) 的永續發展長。

引用文獻 

i. Geyer, R.; Jambeck, J. R.; Law, K. L. Production, Uses, and Fate of All Plastics Ever Made.Sci.Adv.2017, 3 (7), 5.

ii. Eriksen, M. et al.Plastic Pollution in the World’s Oceans: More than 5 Trillion Plastic Pieces Weighing over 250,000 Tons Afloat at Sea.PLoS One 9, 1–15 (2014).

iii. Kosuth, M., Mason, S., & Wattenberg, E. (2018).Anthropogenic contamination of tap water, beer, and sea salt.PLOS One.